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搖”不停!花蓮18小時地震超220次 臺灣地震專家:均爲花蓮7.3級強震餘震,4級以上餘震恐持續1年 / 單日狂震200次!臺灣爲何地震頻發
詳細內容

“搖”不停!花蓮18小時地震超220次 臺灣地震專家:均爲花蓮7.3級強震餘震,4級以上餘震恐持續1年 / 單日狂震200次!臺灣爲何地震頻發

時間:2024-04-24     作者:林連金【轉載】   來自:海峽導報

林連金﹒“搖”不停!花蓮18小時地震超220次 臺灣地震專家:均爲花蓮7.3級強震餘震,4級以上餘震恐持續1年﹒《海峽導報》2024年4月24日8版(末版)【台海/評論】

2024042408b424c_6.jpg

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自4月22日傍晚5時8分發生5級以上地震起,臺灣花蓮縣就一直“搖”個不停,密集發生地震。據臺灣氣象部門指出,到4月23日上午10時29分,花蓮陸續發生222起地震。其中,6級及以上地震3起。

“被震醒啦!”“一夜搖不停!”臺灣衆多網友一夜持續“播報”地震,福建網友也“有感”,有的島內民衆則擔憂會發生更大地震。

對此,臺灣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表示,這些地震仍屬於4月3日花蓮7.3級主震後的餘震,22日傍晚地震只是剛開始,現在正處在高峰期,未來半年到1年仍持續有餘震,不排除出現4級以上地震,規模甚至可能達6級以上。

花蓮網友曬地震記錄“幾分鐘震一次太可怕”

根據臺灣氣象部門數據顯示,22日傍晚5時8分,花蓮縣壽豐鄉發生5.5級地震後,花蓮縣陸地和花蓮縣海域出現密集地震,到23日上午已超過220次了。

地震不停,驚魂不斷。據台媒報道,一名花蓮網友上傳地震記錄,密密麻麻的文字,千名網友看得頭皮發麻。一名住花蓮的女網友也心有餘悸地說,長這麼大第一次遇到這麼誇張的地震,沒幾分鐘就震一次,震個不停,根本是精神轟炸,實在太可怕。

還有花蓮網友曬出密集的地震警報,並稱地震狂搖,他從22日傍晚5時到23日清晨5時,手機收到警報就有整整3排,整晚“搖”下來,前後只睡了大約1小時。

花蓮地震,全台有感,就連被專家評估地質相對穩定的桃園,也有網友留言稱被地震“搖到很想哭”。

6級以上地震有3起花蓮2棟大樓傾斜

在台“災害應變中心”23日舉行的一場會議上,台氣象部門指出,從22日傍晚5時8分至23日上午10時29分,花蓮地震超過220起。有台媒報道稱,短短10幾個小時內,花蓮區域地震數比過去14天總和還多。

據地震記錄顯示,其中規模超過6級的地震有3起:23日凌晨2時26分,花蓮縣海域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3日凌晨2時32分,花蓮縣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3日上午8時4分,花蓮縣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尤其是23日凌晨2點半左右,6分鐘內連發兩次6級以上地震,全台驚魂,花蓮也傳出多起災情。花蓮縣政府23日5時緊急宣佈全縣當天停班停課。

台消防部門指出,原本在4月3日花蓮地震中嚴重毀損、列爲危樓準備拆除的“統帥大樓”,在連續強震後,多根支撐鋼架經不住搖晃變形脫落,整棟大樓往下坍塌,一樓二樓遭壓毀。同樣被列爲危樓的“富凱大飯店”也發生傾斜。幸運的是,都未造成人員傷亡。

台專家提醒最近10年是地震好發期

台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23日指出,22日、23日花蓮密集地震,從位置與規模來看,都是4月3日花蓮大地震後的餘震,數量多且震源極淺,民衆感受強烈。

據統計,從4月3日起至23日上午11點,花蓮7.3級地震的餘震數已累積1,163起。吳健富表示,未來半年至1年可能都還會發生餘震,雖然次數會逐漸減少,但不排除會有較大規模的地震發生。吳健富指出,花蓮7.3級強震後仍需透過餘震來釋放能量。值得注意的是,22日傍晚開始的地震,震央已經慢慢移到陸上。

台“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表示,大型地震透過這樣的方式釋放能量屬正常現象,不過這兩天頻率有點異常,需再觀察。他也提醒民衆,臺灣最近10年是地震好發期,還是要做好防災準備。


單日狂震200次!臺灣爲何地震頻發﹒中國新聞網 2024-4-25

單日狂震200次!臺灣爲何地震頻發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

4月3日臺灣花蓮7.3級地震後,餘震不斷,單日次數甚至超過200起。據台當局氣象部門統計,截至23日中午12時,累計發生1,167起餘震。

島內氣象部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分析,一般這類強震發生後,能量難以在短時間釋放完,臺灣未來半年至一年都可能再有餘震,且不排除較大規模地震發生。

如此強烈的地震,並非首次出現在臺灣。

臺灣地區歷史強震活躍。1970年以來,震中300公里範圍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19次,震級最大的爲1972年1月25日臺東縣海域8.0級地震,時間最近的爲2006年12月26日屏東縣海域7.2級地震。資料顯示,平均每年臺灣有感地震多達200次以上。

臺灣爲何地震頻發?板塊構造理論認爲,地球的岩石圈由板塊拼合而成,當板塊之間發生擠壓碰撞,造成其邊沿及內部的錯動和破裂,便會引起地震。因此,板塊交界處亦是地震高發帶。

臺灣即地處世界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該地震帶每年發生的破壞性地震佔全世界總數的80%~90%。人們熟知的地震多發國如日本、智利、墨西哥等都位於這一地震帶上。

臺灣島居於兩大板塊交接處,其自身便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相互擠壓所形成的島嶼。自誕生伊始,火山和地震便一直緊密伴隨臺灣,板塊碰撞和擠壓、海底岩漿的噴發,也使臺灣成爲世界上地質現象豐富又複雜的年輕造山帶之一。

隨着歐亞板塊向東南方向移動,菲律賓海板塊朝西北與歐亞板塊聚合,二者接觸碰撞,引起復雜而劇烈的地殼運動,首當其衝的就是臺灣。

臺灣的地震活躍帶,大致可分爲西部、東部及東北部三個地震帶。西部地震帶指整個臺灣西部及沿海範圍,寬度80公里,震源深度通常比較淺,在10公里上下,但往往造成地面劇烈錯動與較大地震災害,餘震亦可能較多;東部地震帶寬約130公里,地震數量和頻率爲三大地震帶中最高,震源比西部地震帶深;東北部地震帶大約位於宜蘭、花蓮一帶,受到沖繩海槽的擴張作用影響,屬於淺層地震,往往伴隨着地熱與火山活動。

而臺灣花蓮所在的位置——花東縱谷,即爲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帶,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約8釐米的速率朝西北與歐亞板塊聚合。臺灣地理學者指出,臺灣東部地區消耗了40%的聚合能量,因此該地區地質活動顯著。

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徐錫偉曾接受採訪表示,4月3日的臺灣花蓮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俯衝帶上的一次地震,發震區域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向北西斜向俯衝地帶。

據悉,該起強震是臺灣1999年“9•21”地震發生25年後的最大規模地震。“9•21”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6顆原子彈的威力,此次花蓮地震則相當於32顆原子彈。

地震發生後,臺灣方面展開救災。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有關方面高度關切,向受災的臺灣同胞表示誠摯慰問,將密切關注災情和後續情況,願提供救災協助。

“我們祖國同胞那麼熱心來關心我們,我們要感謝,真的要感謝血濃於水的這個情誼。”花蓮前市長魏木村近日受訪稱。

實際上,過去多年來,每當重大災害發生,兩岸各界都會相互馳援。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臺灣紅十字救援隊飛抵四川參與救援。據統計,地震發生後,四川災區共接受臺灣社會各界捐款折合逾1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類物資折合逾2億元;根據捐贈者的意願,落實189個捐建項目。

次年8月,“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中南部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和泥石流。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向臺灣提供急需救災物資、派遣救援隊、醫療衛生專家隊、基建隊協助救災。截至9月中旬,大陸向臺灣受災同胞捐款已達9.689億元。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曾表示,來自大陸的援助展現了兩岸“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

2016年2月6日,臺灣南部發生6.7級地震,造成116人遇難。地震發生後,兩岸通過熱線進行通話,大陸在台機構、企業還向受災民衆發起捐款。

去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6日,台商台企捐款捐物4,000多萬元。

香港歌手莫文蔚在歌曲《忽然之間》唱道,“就算時針都停擺/就算生命像塵埃/分不開/我們也許反而更相信愛”。這首歌就是爲紀念1999年臺灣“9•21”地震遇難同胞而作。

“每次這個時候,真的就會想起這首歌。”有島內網友如是評論。

天災無情,兩岸有愛。相信臺灣同胞定會盡快跨越難關,兩岸血濃於水的情誼亦綿綿不絕。(完)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