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資訊頭條 >> 在臺北城南,遇見“文學森林”——《文訊》雜誌和紀州庵的故事
詳細內容

在臺北城南,遇見“文學森林”——《文訊》雜誌和紀州庵的故事

時間:2024-04-13     作者:張盼【轉載】   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盼﹒在臺北城南,遇見“文學森林”——《文訊》雜誌和紀州庵的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4月13日04版【台港澳週末】

人民日報臺北4月12日電(記者 張盼)

沿着臺北同安街走到底,緊鄰新店溪畔、與老樹綠蔭相伴之處,便是紀州庵文學森林。作爲臺北首個以文學爲主題的文藝空間,紀州庵文學森林開放10餘年來,累計舉辦活動超過5,000場,早已成爲當地的人文地標和“最自在的文學角落”。

保存臺灣文學發展足跡

紀州庵文學森林所在的城南一帶,本就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蘊。清朝時期,臺北城府以南稱爲“城南”,是如今的牯嶺街、南昌街、廈門街一帶,此後“城南”概念有所延伸,覆蓋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高校所在區域。上世紀70年代,純文學、爾雅、洪範等島內知名文學出版社不約而同地在廈門街設立,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也在此居住多年,並寫下《鄉愁》等名作。

2011年,臺北市文化局委託封德屏帶領《文訊》專業團隊,負責經營紀州庵文學森林。封德屏祖籍在廣西容縣,父親1949年舉家來台。生長在臺灣眷村的封德屏,爲人仗義熱情,在臺灣文化界素有“俠女”美名。1992年起,她擔任《文訊》總編輯至今。

“封德屏與她主編的《文訊》雜誌是臺灣文學、臺灣作家的守護天使。30多年來,封德屏帶領《文訊》同仁建立了臺灣作家的‘文藝資料中心’,這是臺灣文學民間最大的資料庫,是臺灣文學史的寶藏。”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對記者說,封德屏也是作家,她對人對事下筆從容,真情畢露。更可貴的是,她不去追捧當紅的文壇明星,卻經常雪中送炭,關懷晚景落寞的老文人,替他們整理資料,免得一生努力消失無蹤。“對於這位廣西同鄉的善舉,我深深引以爲傲。”他說。

封德屏告訴記者,《文訊》不僅僅是一本雜誌,更肩負建立圖書數據庫、進行作家研究和史料蒐集等任務,是以雜誌爲本,發散出去的種種文學工作的整體。經營紀州庵文學森林,便是將紙質內容延伸到實體空間,進行文學展演與推廣的跨界實踐。

持續推動兩岸作家交流

《文訊》雜誌去年迎來創辦40週年慶。臺灣知名學者王德威說,《文訊》40年來出版總字數超過6,000萬字,介紹人物超過5,500人,爲臺灣文學在史料保存、提攜新秀、聯繫文壇等方面留下寶貴財富。

臺灣文化界認爲,《文訊》既提供文化信息、搭建文學評論的平臺,又通過紀州庵文學森林提供社會活動場所,信息網絡還擴展至大陸和香港等地。《文訊》40年發展歷程對島內文壇有很深的影響,儼然是一座社會功能顯著的文學博物館。

在兩岸開放交流前,大陸和香港的學者和作家想要閱讀余光中、席慕蓉等臺灣作家的作品,有時會通過《文訊》同仁代爲影印傳遞。《文訊》40年建立起的珍貴數據庫,也爲大陸學界研究臺灣文學提供重要參考。

1997年起,《文訊》持續舉辦青年文學會議,2011年時,又擴大爲兩岸青年文學會議。2016年,《人民文學》《當代》《詩刊》等大陸知名文學期刊主辦文學獎的優勝之作,包含詩歌、散文、小說3類共13篇,由文訊雜誌社結集出版,並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兩岸作家編輯座談會、新書發表會。多年間,《文訊》與大陸各地作協、高校文學院系、現代文學館等往來不斷,建立了深厚情誼。

“在大學課堂講授文學是我的職業,投身兩岸文教交流是我的志業。”臺北教育大學副教授楊宗翰長期協助封德屏進行活動策劃,他告訴記者,早在30年前他便已前往大陸交流,多年來參與過不少兩岸文學交流活動。“當年參加《文訊》活動的臺灣年輕人,有些也逐漸成爲新生代作家。兩岸不同世代的作家進行交流,成爲朋友,對彼此都有助益。”楊宗翰說。

帶領島內民衆親近經典

2014年起,《文訊》開始承辦臺北文學季,在長達3個月時間內舉辦展覽、講座、工作坊等文學活動,紀州庵文學森林也是重要活動空間。事實上,自從紀州庵文學森林開放以來,這裡幾乎每天都在辦文學活動,一年約有500多場,平均每月有5,000人次參與。以至於提到“紀州庵”,一些臺北計程車司機都頗爲輕車熟路。

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讀者們能與白先勇等臺灣文壇名家面對面,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文學夢”,講座從2012年起每個月一場,已經持續了12年。在“說書談戲”講座中,曾永義、王安祈、李寶春、溫宇航等島內知名戲曲學者和主演,從戲曲電影的導賞入手,細說戲曲之美。在“生活智慧的傳統與現代”課程中,臺灣高校名師也會通過講解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帶領民衆親近經典。

每到重陽節,《文訊》團隊就會舉辦敬老的文藝雅集。對於文壇後輩,封德屏總是溫暖提攜,爲青年作家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暑假期間,紀州庵文學森林還會爲島內高中生舉辦校刊大賽、編輯營隊。

紀州庵文學森林主樓共有3層,一樓有文創書店,售賣文學書籍與文創商品。緊鄰的風格茶館中,除了香茗和咖啡,目前已有近20道“作家私房菜”。樓上則是講座活動空間。“我愛好美食又喜歡做菜,當年也常常跟着老作家回家吃飯,在不同年代作家的私房菜,可以‘品味’他們的故事。”封德屏說,這家餐飲店也是一個入口,可以吸引民衆走進來,吃冰喝飲料、看看一樓的書,再慢慢走上樓聽講座。

主樓前是城南文學公園,不少周邊居民常來閒坐,慕名而來的各地文藝愛好者也會在志工導覽下,在周邊進行一兩個小時的“文學散步”。有人告訴記者,紀州庵文學森林讓自己領悟到,文學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