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大陸生活 >> 老臺商“登陸”30餘載:抓住時代機遇 投身循環農業發展
詳細內容

老臺商“登陸”30餘載:抓住時代機遇 投身循環農業發展

時間:2023-11-16 16:28:00     作者:趙丹媚 艾廣德 俱凝博【轉載】   來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石家莊11月26日電 作者 趙丹媚 艾廣德 俱凝博

“我這裡很多種茶葉,歡迎大家來奉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的一家工廠內,工作前的梁凱迪照例泡上一杯從臺灣老家帶來的凍頂烏龍,這是他多年來的生活習慣。

熱情,是梁凱迪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是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還是在大陸結交的新人,他總是竭盡所能地幫助。“可能這就是我保持‘青春活力’的祕訣吧。”今年79歲的梁凱迪來自臺灣台中,他笑說自己與大陸的“緣分”始於1987年。

“一開始我準備把事業發展到美國,正好從美國考察市場回來時,看到兩岸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的消息,於是我就想以後是否可以來大陸發展。”在梁凱迪看來,大陸有着廣闊市場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他踏上了“登陸”的創業之路。

來到大陸後,梁凱迪投資經營過絲綢、文化、傢俱等產業。“剛來時投資消息閉塞,我跑了一個多月也沒找到合適的項目,所以我知道兩岸的溝通交流多麼重要。”梁凱迪說,隨着兩岸交流合作加深,不僅有了各類臺商協會,也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商創業的措施,“如今在大陸投資方便多了”。

談起生意之道,梁凱迪說,除了抓住時代機遇,還要與市場“融合”。2010年,梁凱迪受朋友邀請進入食用菌行業。“在臺灣,大家都很喜歡吃菌類,比如煲湯吃、烤着吃,我想大家對美食的熱愛是一致的。食用菌產業也是大陸‘菜籃子’工程的重要保障之一。”

隨着對食用菌行業瞭解的深入,梁凱迪發現利用玉米芯生產食用菌培養基前景更廣闊,於是他開始在吉林、河南等地投資建廠。“趙縣的玉米種植面積常年在50萬畝以上,2020年我在這建了第四個廠。”

梁凱迪說,以前玉米芯在農村被用來燒火做飯,不僅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經濟價值也低。而把玉米芯進行粉碎、壓塊、脈衝除塵包裝等一系列工序後,可讓其變爲食用菌的培養原料。這些培養原料被送往全國各地菌菇生產廠,並出口到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我們每年會從周邊農民手中收購玉米芯1萬多噸,加工後可實現產值近1,000萬元(人民幣),這樣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還能實現玉米芯的生態循環利用。”梁凱迪說。

耕耘大陸30餘載,大陸的發展變化梁凱迪看在眼裡。“1987年我第一次來大陸時需要在香港轉機,現在兩地直飛航班非常方便。”目前,梁凱迪的兩個兒子也在大陸工作,還娶了兩位大陸姑娘。“年輕人今後在大陸的機會很多,我願意爲來此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幫助。”

“下次路過這裡一定要來找我喝茶,我帶你嚐嚐別的臺灣好茶。”告別時,梁凱迪反覆說。(完)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