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大陸生活 >> 我的根在福州——記“斜槓”青年曹維翰
詳細內容

我的根在福州——記“斜槓”青年曹維翰

時間:2023-11-28     作者:劉深魁【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 記者 劉深魁 文/圖

冬日的午後,暖陽和煦。初見曹維翰,他剛經“小三通”返榕,一踏進東街口的家門,滿身的疲憊一掃而空。窗外是熙熙攘攘的鬧市,屋內是他和妻子的一方“桃花源”。

曹維翰是馬祖南竿人,吹着四季海風長大的他,對大陸一直心嚮往之。打從記事起,每當天氣晴朗他都會到海邊看幾眼對岸,父親也時常跟他念叨:“我們的根在對岸,那裡是你的家鄉。”初中學了地理課,他常常在心裡想,馬祖跟福州到底有多遠。拿標尺在地圖上一量,“距離這麼近,很想去看看”。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地圖上短短的一小段距離,父親和他卻辛苦地走了很多年……

尋根之旅

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春風很快吹遍馬祖列島。曹維翰的父親曹常斌思鄉心切,也加入這股探親潮。他拿着族譜輾轉上路,最終找到了長樂潭頭鎮曹朱村,這裡是很多馬祖人的祖籍地。續上族譜,曹常斌圓了尋根夢。不久,懷着對故土的眷念,他義無反顧回到福州投資興業,在長樂、連江從事水產品生意。

17歲那年,讀高中的曹維翰生平第一次踏上福州的土地,以前拿標尺量的故鄉慢慢清晰起來,變成了眼前一幕幕可觸摸的風物景緻。他對當年跪在曹氏祠堂祭祖的一幕記憶猶新,跟着長輩念祭文,燒上一炷香,拜謁列祖列宗,“第一次知道根脈的力量那樣強大,超越了時空的阻隔”。

鄉情縱然綿綿不絕,但是往返榕馬的旅途卻漫長而辛勞。在曹維翰印象中,從福州回馬祖是一件大事。凌晨4點鐘起床趕到長樂機場,先坐上飛往香港的航班,再經香港轉機飛到臺灣桃園機場,然後驅車趕往臺北松山機場,最後才能坐上飛馬祖的航班。他父親來福州經商,也要重複同樣的行程。

“繞了一大圈才能回馬祖,有時還趕不上媽媽燒的晚飯。當時‘小三通’還沒開通,連江離馬祖那麼近,幾海里的距離,回去卻那麼遠,我心想如果有船通行該多好啊。”曹維翰無數次在心裡想象,有朝一日有一座跨海大橋連接兩地,那樣往返兩岸都方便。

2001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曹維翰到福州幫父親打理生意。彼時,“兩馬”(馬尾馬祖)航線剛開通,曹維翰回家的路近了。

“我的根在福州,對這座城市有着不一樣的感情。”曹維翰說,福州廣闊的發展前景,讓他決心紮根發展,如今兩岸同胞又翹首以盼“小四通”。“我比誰都渴望福州跟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盼着‘同城生活圈’早點到來。”

創業打拼

隨着“小三通”日益熱絡,“黃金水道”帶來人氣與活力,也讓曹維翰的事業“開花結果”。

進入新世紀,臺灣奶茶風靡大陸,各大城市同臺北一樣,街頭密佈飲品店。CoCo、一點點等“登陸”的臺灣連鎖品牌深受年輕人喜愛。2011年,懷揣創業夢的曹維翰抓住商機,在福州成立自己的餐飲公司,拿下網紅奶茶品牌CoCo的代理權,專攻臺式飲品市場。

“大陸市場太大了,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年營業額4,000多萬元。”曹維翰的奶茶店從1家起步,迅速擴張到近20家門店,在福建掀起了一波“奶茶熱”。

幾年後,奶茶店野蠻生長,市場逐漸從“藍海”變成“紅海”。賺到第一桶金的曹維翰萌生了轉換賽道的念頭。2016年,英語培訓熱潮勢頭正盛,加上太太蔡可寧的老本行是教育培訓,二人一商量,不如進軍英語培訓市場。

不久,一家名爲“喜閱童年”的學前英語培訓機構在福州開張,夫妻倆攜手拓展新的創業版圖。“希望讓更多的孩子掌握好英語,走上世界舞臺,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愛上中華文化。”

“喜閱童年”,寓意“給孩子一個喜愛英語閱讀的喜悅童年”。後來,該項目入選福建“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並獲得5萬元創業扶持金,還有陪伴式導師輔導。

市場調研中,曹維翰發現越來越多孩子沉迷玩手機,不愛閱讀愛刷視頻,成爲家長頭疼的問題。“從繪本入手,帶孩子走進英語世界”,針對3歲到6歲的幼兒啓蒙,二人採用繪本閱讀、戶外教學、才藝課程、親子共讀等形式,在輕鬆的氛圍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英語對孩子來說是一項技能,不是應試的學科。除了快樂地學英語,更重要的是希望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健康的身心,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夫妻倆堅持的“喜閱”教學模式,深受小朋友喜愛。如今,靠着口耳相傳,機構每年招收100多名小朋友。

眼下,曹維翰正在做新的課程設計,希望將英語跟國學相結合。“比如,用英語講二十四節氣的故事,給孩子講端午節的話,可以包粽子、掛艾草、立雞蛋,邊讀繪本邊實踐。”

責任清單

事業順風順水的曹維翰,開始對人生責任有了更多思考。

去年,他多了一個新身份:三明市臺協會副會長。“現在都在講兩岸融合發展,臺灣青年理應發揮更大作爲,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

2022年底,三明獲評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第一家園臺青鄉建鄉創聯盟”也順勢成立,吸引越來越多臺青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曹維翰正是其中一員。

奔走在千里沃野,曹維翰的視野更加開闊。“一些臺灣團隊進駐鄉村後,硬件很快建起來了,可‘軟件’也要跟上,像在地文化、民風民俗,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方面發力。”爲此,曹維翰結合教培事業,開始探索將研學融入鄉村振興。

走在鄉間田埂上的曹維翰結識了臺青張欣頤。後者是一位建築師,從泰寧際溪村“耕讀李家”項目出發,先後參與了建寧“荷歡修竹”、尤溪“悠然下村”、古田“圓瑛文化帶”等鄉建項目。“爲鄉村注入文化”,二人一拍即合。

“光際溪村我們就去過四五趟,每次都有一二十個家庭參加,住民宿、採瓜果、看螢火蟲,這種富有體驗感的沉浸式研學非常受歡迎。”曹維翰告訴記者,把課堂搬進鄉野,讓小朋友探索繪本里的大自然,既能快樂學英語,也能爲鄉村帶來經濟效益和文化活力,這正是美麗鄉村需要的“軟件”。

當好“擺渡人”,幫更多臺青實現創業夢,“斜槓”青年曹維翰在三明臺協會履新後,又給自己定下新的“責任清單”。“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臺青,幫他們把產業鏈理清楚,包括市場營銷、管理運營等商業模式,讓他們少走彎路,儘快融入大陸市場。”曹維翰說。

劉深魁﹒我的根在福州——記“斜槓”青年曹維翰﹒《福建日報》2023年11月28日7版【海峽】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