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平潭時訊 >> 遇見大美平潭——臺灣作家古月一行走進蘇平片區採風側記
詳細內容

遇見大美平潭——臺灣作家古月一行走進蘇平片區採風側記

時間:2023-11-06     作者:陳瀾清 余小燕【轉載】   來自:平潭時報

□ 融媒體記者 陳瀾清 余小燕 文/攝

“平潭北部生態廊道如同一條珠鏈,串起了美麗的漁村,移步換景,就是一幅天然的畫卷。”“第一次來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沒想到這個島上居然藏着一個中國考古的重大課題。”“位於蘇平片區岱峰村的‘知島’民宿,曾經是村裡破舊的危房,現在成了網紅打卡點,這是鄉村振興的有力見證。”10月28日至30日,爲期三天的“遇見大美平潭”臺灣作家古月一行蘇平片區採風行活動圓滿結束,每到一處作家們總會感嘆平潭的變化之大,眼之所及不僅是基礎設施的變化,更是人文環境的提升。

作家們走訪了蘇平片區岱峰村、白沙村、白勝村等傳統村落,深入調研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基地,在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猴研島打卡。此行的臺灣作家古月,是第三次來嵐採風,她眼中的平潭島是一個適合發呆、寫詩的島嶼,在這裡能找回遺落在城市的鄉愁,更適合寫封情書給自己的美好之地。

此次採風活動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平潭綜合實驗區蘇平片區管理局主辦,平潭作家協會承辦。

北部生態廊道 風車轉動都是詩

此次作家採風的第一站就是平潭北部生態廊道,大家坐上觀光車,一路秋風吹拂,秋陽爍金般地落在海面上,風車慢慢地轉動着,一半是山,一半是海,石頭厝高低錯落佇立在海山之間,時不時就會遇見如情詩般的打卡標語:“我在平潭野海等你”“我在平潭沒空想你”“我們的夢,停在被彩雲吻過的海面”“平潭的365天,總有一天屬於你”“想你的風,最終還是吹到了平潭”……諸如此類的句子,你在不經意間看到,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

“風是這個世界最爲自在的事物,從高山之巔到深澗谷底,天涯海角處處都有風的身影,南風知我意,吹夢到平潭。風無形,雲無相,說的是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卻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平潭北部生態廊道我遇到了風的姿態,那就是海上的風車,姑娘頭上飛起的長髮,風撩起的裙裾,平潭的風車,轉動間都是詩……”古月站在北部生態廊道的巨大風車下如此感嘆。

蘇平片區管理局岱峰村包村工作隊隊長林財與我們同行,他十分驕傲地介紹北部生態廊道的歷史。“北部生態廊道又稱‘嵐道’,全長約21.62千米,始於蘇平片區的青峰村,止於看澳村,自東向西,婉若游龍匍匐於‘麒麟頭’,因爲平潭主島形似麒麟,嵐道白青段各山頭被當地人統稱爲‘麒麟頭山’。2020年,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佈的‘十大最美農村路’等名單中,‘平潭北部生態廊道Y049’榮獲‘我家門口那條路——最具人氣的路’稱號。今年十月,平潭北部生態廊道再次入選第一批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典型案例。”林財說,北部生態廊道沿線自然資源豐富,海岸灣澳崖壁間隔分佈,有自然生態岸線、海蝕地貌、海島漁村和遺蹟古景等旅遊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廊道前半段依山就勢,後半段沿村而建,途經青峰村、玉堂村、南盤村、鍾門村、蘇澳村、和平村、南海村、看澳村等23個行政村,沿途設置了風情嵐島、夢回千年、嵐海印記等13處觀景平臺。北部生態廊道的建成,解決了23個行政村出行難題,並吸引民宿、餐飲、旅遊等產業的入駐,助力村莊走上振興之路。”林財如數家珍般地報家底,推薦旅遊打卡地。

站在風車下,在一處郵票標誌的打卡點,作家們遠眺夕陽下的大海,駐足拍照。波光粼粼的落日餘暉,山海石厝的交融,“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大家感嘆彷彿走進了詩人卞之琳筆下的風景。

古早村中石厝 變身文藝打卡點

在漁村中兜兜轉轉,位於岱峰村的“知島”民宿成了村中的新地標。這座白色的四層小樓,緊靠着漁港碼頭。走進大堂看見腳墊上寫着“藝術之家”讓人眼前一亮,幾張原木的桌子,圓弧形的窗臺,落地的白紗窗簾,老闆是從一海之隔的福清跨海而來的創業者陳云,他熱情好客,跑上跑下爲客人安排房間,幫着拿行李,因開業初期,他既當前臺接待,又當行政管理,還兼店裡的咖啡師,看來要經營民宿沒點傍身的本領,還真當不了民宿主人。

民宿前的露臺建了一個大大的泳池,幾張木色的躺椅,如果盛夏來躺在太陽傘下,眼前就是大海,真不失一個休閒度假的好去處。“改造了一年多,這個房子是我的平潭同學,在2021年偶然到北部生態廊道攝影時發現的,早先這是一個廢棄的老人活動中心,剛開始有點擔心投入太大,但這個位置真是做民宿的絕佳點,房子靠着漁港,漲潮時船兒從公路下面的涵洞划進來,有種‘水上威尼斯’的感覺,我和同學都太喜歡這種感覺了,於是很快與村裡達成協議,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你們看到的‘知島’民宿。”陳云一邊磨着咖啡,一邊和我們聊着民宿的“前世今生”。

原來,這一切背後的推手是平潭蘇平片區發展鄉村旅遊的規劃之一。如何在改善村莊面貌的同時提高旅遊效益,片區負責人多次走進岱峰村調研,將目光瞄向了民宿開發。

作家們在“知島”民宿聊村中變化及採風所感,遇見了來民宿調研的蘇平片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潘杰,他帶着片區的工作人員前來了解民宿營運中有沒有困難,詢問是否還有需要片區和村裡來協調的事。“‘知島’民宿是通過招商招來的,片區協調岱峰村黨支部與實驗區海棠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民宿綜合體——‘知島’輕奢民宿項目,原本的舊房屋搖身一變成了打卡點和‘新地標’。不僅如此,‘知島’民宿實行‘一房兩用’,在保留部分空間滿足村內老人活動需求的基礎上,把大部分空間用於業態開發,並且通過物理隔離的方式實現功能區分離,滿足村中老人會的活動空間需求。”潘杰告訴記者。

原來,陳云爲了當好民宿業主,還註冊了實驗區海棠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與村裡簽合同,共同開發“知島”民宿。“開業三個月,來的有全國各地的遊客,年輕人偏多,民宿位於旅遊資源豐富的北部生態廊道,本身就成了一個打卡點,合同簽了20年,接下來要好好幹。”陳云說。

據瞭解,在岱峰村兩委的積極推動下,截至目前,岱峰村已建成“外婆的澎湖灣民宿”“平潭知島Villa海景民宿”“世境西岸輕奢海墅”“庭野瀾之宿”“平潭辰畫佑園民宿”等5棟精品民宿投入使用,同時配套了“大豐前海鮮大排檔”,解決遊客吃飯問題。

“以‘知島’爲例,片區前期爲投資商做好基礎服務,如通水、用電、排污,周邊環境提升,綠化、道路、亮化提升等,從前沒有路燈,現在晚上路燈都亮堂堂的,讓民宿真正落地後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潘杰說,下一步片區還計劃開發周邊村落民宿群、露天濱海浴池、房車露營基地、鮑魚殼文創手工作坊等更多旅遊業態,利用優質豐富的旅遊資源帶動鄉村振興。

“我們計劃把‘知島’這一項目作爲岱峰村鄉村產業發展的撬動點和引爆點,帶動餐飲、民宿以及各種旅遊業態的發展,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蘇平片區岱峰村黨支部書記陳世金說。

“‘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清風拂面’這是民宿主的浪漫想法,但也要引流,我們也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推廣,馬上進入旅遊淡季,但是陸續都有客人在平臺上下單,也感謝片區和村兩委前期給我們大力的支持,相信隨着周邊旅遊配套更完善,民宿發展會更好。”陳云說。

作家心聲

“暗戀平潭/石頭築巢/忘憂相守/風雨千年的等待/你牽我入夢我把對你的相思/入墨……”——臺灣詩人古月

“平潭島,南島語族的先人們向海而生的出發地——這片‘文化之海’,何以唱響‘海洋之歌’”。——福建廈門作家劉岸

“平潭島,不負遇見。且行、且停、且隨風……”——海南作家許燕影

“平潭島,是風中的星辰,是鄉愁的彼岸。”——福建霞浦作家劉翠嬋

“平潭石頭厝,那麼美,美得堅穩又寧靜。”——福建廈門作家黃靜芬

“在売丘頭遇見人類古老的煙火;在風路過的地方,遇見風電之三角翅膀。在平潭,太多的遇見都是美好……”——福建永泰作家郭永仙

“奇蹟在平潭島漂流。”——福建福州作家莊文

“平潭人迎風,戰風,改變風,創造‘風’”。——福建福州作家劉淑琴

延伸 “平潭島似如歌的慢板,值得一來再來,所以我又來了”——“臺灣詩人筆下的鄉愁”文學沙龍花絮

10月29日晚,“臺灣詩人筆下的鄉愁”文學沙龍在平潭海島客廳文藝空間舉辦,現場幾十位讀者和臺灣詩人古月度過了一個詩意的夜晚。此次詩歌沙龍由平潭作家協會副主席欣桐主持,以聊天的形式談文學,嵐臺兩岸詩友共敘鄉愁,同系情緣。

臺灣詩人余光中曾說:“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臺灣詩人古月筆下的鄉愁:“大風起兮,一隻孤雁飄泊,山迴路轉,秋懷莫要撩煞,馬蹄沓沓,劍氣如虹,星子垂着眼簾,聽幽蘭黯然嘆息……”

臺灣詩人古月,本名胡玉衡,湖南衡山縣人,曾獲中國文藝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世界詩人大會第四十屆“桂冠詩人獎”等榮譽,現爲《創世紀》詩雜誌社長。近十年來,古月老師往返閩臺兩地,以詩人的身份傳播文學,被譽爲“兩岸文化使者”。古月詩歌創作已有五十幾載,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出版詩集《追隨太陽步伐的人》《我愛》《探月》等。

古月老師因爲喜歡平潭,曾兩度來嵐採風。時隔六年後,她第三次登臨海壇島。“我特別喜歡平潭的石頭厝村落,很有味道,那不規則的石頭牆,屋頂的瓦片上也壓着石頭,波浪形的馬鞍牆,還有漁村行走的阿嬤,漫山遍野的臺灣相思樹、木麻黃樹,就如臺灣舊時的風景。現在這些保存得很好的古村落中又有了現代文創的加持,新有新的花樣,舊有舊的味道。平潭島的慢,似如歌的慢板,值得一來再來,所以我又來了。”古月老師在現場還和讀者分享了詩歌創作的心得。“詩歌語言有三個不可忽視的特點:一是凝練性,二是跳躍性,三是無序性。無序性是指詩句中的詞的順序不是按照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去組織,它是根據詩人的需要隨機決定一句詩的詞序,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因此,要寫好詩,就要大量讀古詩詞,在中華傳統古典文學中汲取營養。”

此次採風的作家們紛紛上臺誦讀古月的詩作,分享古月詩歌的美。“素花淡雅/隨秋風靈動/喚醒詩的魂魄/四野八荒裏/把紅塵走成曲折”。來自海南的作家許燕影說,她十分喜歡這首《燃燒的月亮》。

“我是第二次來平潭,在這個島嶼上有着懷舊的調性,在採風時看到採蛤女用一種最原始的工具,在海里捕撈花蛤,海浪一起一落間,那戴着斗笠,圍着頭巾的漁婦,彷彿從老電影走出來,這畫面本身就是寫着鄉愁的詩歌。”福建霞浦作家劉翠嬋說,風車、礁石、漁船、拉網的漁夫、採蛤女這些景象讓她印象深刻,文學源於生活,更源於這些保存完好的傳統習俗之間。

在沙龍分享現場,讀者朋友們踊躍上臺分享古月的詩歌,並得到古月老師的簽名贈書。“我從福州趕回平潭,作爲三個孩子的媽媽,經常與孩子一起用詩的語言記錄生活,古月老師詩裏空靈的美,筆下淡淡的憂傷十分打動我。”平潭作家許潔潔說。

活動結束時,古月老師還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以古月的名字創作的貝雕作品。“這幅貝雕作品名爲《鄉戀》,如明月照着石頭厝村落,那沙灘上的留白就是一種鄉愁。落款‘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表達海峽兩岸一家親。”平潭貝雕傳承人詹立新解釋這份禮品的內涵。

據瞭解,本次“臺灣詩人筆下的鄉愁”文學活動,由實驗區文聯主辦,平潭作家協會承辦。(全文共5,152字)

陳瀾清、余小燕﹒遇見大美平潭——臺灣作家古月一行走進蘇平片區採風側記﹒《平潭時報》(總第3,941期)2023年11月6日L2版【平潭藍(文旅週刊)|行法海壇】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