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大陸生活 >>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詳細內容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時間:2023-09-26     作者:劉深魁【轉載】   來自:福建日報

田野調查、主持課題、出版著作……在閩執教的臺灣教師們走進田野大地,開展中國文化、歷史、民族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培育兩岸青年共同的家國情懷

□ 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讓更多人瞭解臺胞的抗日歷史

“有人說我們是臺灣的‘祖國派’(指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堅守知識分子的家國理想,寄望祖國統一的臺灣知識分子),也有人稱我們統派。現在我是新福建人,是反‘臺獨’的愛國派!”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2週年,9月18日,徐秀慧格外忙碌,人在上海的她參加完“日據時期臺胞家族抗日救亡歷史圖文展”,又接着出席一場臺灣抗日歷史研討會。

2019年,對徐秀慧的人生是個分水嶺。這一年,她接受福建師範大學的邀約,一家四口從臺灣搬到福州定居,成爲文學院的一名教授。

“臺灣民衆一直都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不僅最早奮起抗日,而且還跟大陸同胞一道打敗日本侵略者,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我一直研究這一領域,關注島內家族的抗戰史和愛國故事,就是希望更多年輕人知道這段歷史,知道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徐秀慧的丈夫葉蔚南是臺灣抗日愛國作家葉榮鍾之子,因而她心中的家國情懷如燈塔般,“指引着我回到祖國”。

身處大陸看臺灣,徐秀慧的視野更開闊了,島內現況讓她痛心不已。“一方面,島內部分民衆受民進黨蠱惑,變得是非不分,統派學者的空間越來越窄;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徑,使得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文言文比例被大幅壓縮,他們還篡改歷史課綱,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這種數典忘祖的做法嚴重影響島內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和歷史觀。”

徐秀慧一直在思考如何傳播正確的歷史觀,而這也成爲她學術研究的出發點。

幾年的潛心研究,徐秀慧收穫頗豐。徐秀慧和臺灣的呂正惠教授合作向省社科院申請的“霧峰林家與閩臺近代革命史”研究項目成功獲批。《乙未割臺以來“臺灣回歸祖國思潮”之史料整理與研究(1895~2022)》,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30萬元的資助。徐秀慧的專著《兩岸“文藝大衆化”的民族敘事研究》也申請到25萬元的國家社科基金。徐秀慧坦言,“臺獨”勢力一直想抹去臺灣先賢的抗日史實,而她想通過研究把愛國臺胞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找回應有的話語權,“傳承歷史記憶,才能建構國家認同”。

“來大陸舞臺更大了,孩子也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來閩四載,事業生活“甜如蜜”,一雙兒女發奮讀書,徐秀慧的故事“未完待續”。

媽祖文化的“擺渡人”

“正月正,牽新娘,出大廳。二月二,土地公,搬老戲。三月三,桃仔李仔,雙頭擔……十一月,挨圓仔粹。十二月,賣飯春花。”

翻開《閩臺歲時年俗中的“福”文化》一書,一首朗朗上口的歲時歌映入眼簾,它將閩南一年四季的年俗與農事生動展現出來,字裡行間是道不盡的閩臺緣。

書的作者,是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教授林孟蓉。2018年,大陸“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爐,向臺灣教師發出“招賢令”。同年,林孟蓉自臺北來閩,與“媽祖故鄉”結下不解之緣。

教書育人之外,求索科研路,攀登學術高峰,是在閩臺灣教師的“心頭好”。樂當媽祖文化“擺渡人”的林孟蓉也不例外。“大陸很重視臺灣老師的科研工作,許多政策也與此相關,像媽祖文化、民俗信仰、民族歷史等領域的研究,都鼓勵我們申報課題。”

從小拜媽祖、吃媽祖面的林孟蓉,將研究目光放在了媽祖文化與經貿發展上。2019年,她的課題《“一帶一路”視野下臺灣地區媽祖文化與海上經貿關係研究》,申請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媽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我想把以‘立德、行善、大愛’爲精神內涵的媽祖文化傳播出去,帶動兩岸更多年輕人去傳承。”

早期,臺灣經濟發展與媽祖信俗關係密切,商業組織與宮廟組織合二爲一,不少商幫都會供奉媽祖。臺灣地方經濟的商貿核心主要依附於港口附近的媽祖廟,人來物往,帶動了商業經濟發展和港口城鎮繁榮。

“一有空我就跑各地的媽祖廟,跟村民交談,研究媽祖信俗的傳播路徑,瞭解媽祖文化在臺灣社會經濟變遷中的影響力。”從臺灣北海岸到南部,林孟蓉“打卡”的媽祖廟不下數百間,素材本越來越厚,她也愈發感知“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福”文化,賦予了林孟蓉更多學術靈感。在閩臺兩地,許多節慶、習俗蘊藏豐富的“福”文化,這也是她撰寫專著的初心。“臺灣的許多民俗源於福建,閩臺處於同一民俗文化區,是中華文化一體多元中的‘一元’。”林孟蓉說,明清閩人遷臺,將福建的飲食、信仰、民間技藝等帶到臺灣,也將“福”文化的多元樣式帶了過去,形成豐富的人文景觀,“從中可以看到閩臺文化的共通性和歷史的一脈相承”。

回歸源頭的“斜槓人生”

教師、學者、文化傳播者……施沛琳在福建“解鎖”了多重身份,用“斜槓”形容一點不爲過。

在臺灣臺南長大的施沛琳,曾在臺灣當過20多年記者。2007年,她考入廈門大學深造,5年後博士畢業的她來到閩南師範大學執教,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由於對閩南文化情有獨鍾,施沛琳帶着學生走出課堂,深入鄉村實地調研,記錄古民居面貌,整理編輯村民的口述史,並製成紀錄片。別具一格的授課形式,讓她深受學生喜歡,先後獲得學校“最美教師”、“福建傑出人民教師”等稱號。

“無論南音、木偶戲,還是石頭屋、蚵殼厝,都是兩岸同根同源的例證。追尋這些記憶的過程,就像找尋母親的懷抱,可以透視兩岸的淵源與變遷。”施沛琳說。

記者出身的獨特視角,讓施沛琳做起研究來得心應手。2015年,她主持的課題《臺灣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臺灣少數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他們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獨特瑰寶。研究兩岸高山族一脈相承的歷史事實,有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也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在施沛琳看來,臺灣少數民族也認同中華民族,希望跟大陸各民族加強交流。

對族源的探索,也是她觀察的重點。深入阿里山鄒人部落、花蓮阿美人部落、南投賽德克人部落等調研,她摸清了臺灣少數民族的“家底”及族群起源。“從族源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看,臺灣少數民族大多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以閩粵爲主,跟大陸有同源關係。”施沛琳的研究,跟當前考古界的觀點不謀而合,即臺灣少數民族所屬的南島語族起源於大陸東南沿海,根本不是“臺獨”分子聲稱的與大陸無關的“南來說”。

2021年,由閩南師範大學策劃的《臺灣通史》(六卷本)出版發行,展示了臺灣從遠古到現代的發展歷程,以翔實史料證實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負責現代卷,這段從臺灣光復到兩大政黨輪替的歷史,從客觀角度闡述了兩岸關係的變化,向大家展示了‘兩岸好,臺灣才會好’的至理箴言。”施沛琳說,臺灣的歷史被扭曲了,對臺灣歷史正本清源她責無旁貸,“希望這套書能入島普及,向島內傳播正確的歷史觀”。

課堂上師生相見歡,田野裡調研碩果豐……來閩16載,施沛琳的“斜槓人生”愈加豐滿。“現在的我,回到了文化的源頭。”

劉深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福建日報》2023年9月26日7版【海峽】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