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大陸頭條 >>宗族文化 >> 臺灣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詳細內容

臺灣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時間:2019-12-04     【轉載】   來自:臺海網

爲了臺灣老兵們「回家」的遺願,臺灣高雄市裏長劉德文10多年來往返海峽兩岸,讓一百多位年少倉忙離家的老兵,一嘗落葉歸根的夙願。每一次,他都把這些長者的骨灰背在胸前,一路小心守護。「他們活著已是遊子,死去不能再做遊魂。」

01

19494月,15歲的李榮華隨國民黨軍撤退到臺灣。

一個月後,臺灣警備總部宣佈臺灣進入「戒嚴」,隨後臺灣涌進了為數約100多萬的大陸軍民,其中有原本效忠於國民黨的軍隊,有被拉壯丁、被迫參軍的老百姓,也有出於對形勢恐慌而逃亡的年輕人。

到臺灣之後,國民黨政府聲稱「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然而時間一年年過去了,1987年最後宣佈解除戒嚴令時,戒嚴已達38年,而人們日日期盼返鄉團圓的夢卻未實現,李榮華已是鬢髮花白、垂垂老矣。

40年來,李榮華在臺灣孑然一身,不曾結婚,亦無子女。父母在大陸早早過世,臨死前念念不忘自己的兒子,叮囑李榮華的二弟和四個妹妹,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大哥。

李榮華跟大妹最親,相處得也最久,1949年離開大陸時,大妹12歲。

每年的春節、中秋、端午,李榮華的父母都會趴在門邊哭。吃飯的時候,桌上始終留一副給李榮華的空碗筷,子女為照顧她的情緒,餐前都叮囑自己的孩子,不要問奶奶為什麼。

image.png

因為戰爭與政治敵對關係,來臺外省人不得與家鄉親人有任何聯絡。少數試圖尋找管道與家鄉通訊,而有能力者則轉往第三國,繞道回大陸探親,他們都必須冒「通匪」、「叛國」的罪名,輕則管訓入獄,重則被處監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老兵組成「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展開為期近一年的老兵返鄉探親邉樱高^散發傳單及舉辦演講,向社會大眾宣傳其理念。

老兵們身穿寫有「想家」二字的白上衣,穿梭於街頭、火車站、市場、眷村、榮民之家,不停地散發傳單:「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要求當局儘快明確開放探親的日期,即便是遭到有關單位或警察攔阻,或是社會上的輿論壓力,更甚者或有群起毆打促進會成員的,也不能影響這群力圖尋求回家之路的老兵。

image.png

終於,在蔣經國的直接命令下, 1015日臺灣當局正式宣佈,一般民眾自當年12月起,可赴大陸探親。

李榮華一直想辦法和家人通訊。1988年,家信終於寄到了江蘇南京,得知離別了40年的哥哥還活著,家屬興奮不已,趕忙回信告知家庭住址,還在信封裏塞進一張全家福,希望李榮華知道,家裏一切安好。

然而此信一去,對岸卻很快傳來了李榮華腦溢血去世的訊息,此時臺灣剛剛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才4個月。

李榮華有沒有收到家信,有沒有看到那張全家福,也成了未解之謎。大陸的親人們願意相信,李榮華是看到家信,一激動才犯病的。

李榮華去世後,兩地剛剛建立的聯絡突然中斷。之後的40年,家人連他的下葬地點也無從知曉。

02

劉德文曾經是銀行業的金領,住在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這裏的左營軍港是「國軍」海軍最大的軍事基地,1949年後在附近形成了龐大的軍眷區。

因為年輕時經常被老人們求助,劉德文乾脆扔掉了金飯碗,競選並擔任了里長,以更好地服務里民。

劉德文印象很深,每逢清明節和春節,都有當地老兵拿著松香、紙錢、水果,朝著家鄉祭拜。他問長輩拜什麼,長輩說,我做兒子的,離開父母親幾十年,朝這個方向祭拜自己的父母親。劉德文非常難受,這麼多年了,老兵還想著落葉歸根。

20034月,一位老兵提著兩瓶高粱酒找到劉德文,想要和他聊聊。老兵把高粱酒開啟,「里長你陪我喝一下」。

四個多月後,老兵去世。劉德文自此開啟了第一次大陸行,從高雄坐飛機到香港,轉長沙,坐大巴到常德,把骨灰交給了跟老兵有過書信來往的妹妹。

劉德文管轄的裡有1800多名老兵,他們大多身上沒有積蓄,怕給劉德文造成負擔,從不敢當他的面提出返鄉的要求,看到里長做了這樣的事,漸漸地都來找他拜託。

一開始來大陸,劉德文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坐綠皮火車,手裏僅有老兵留下的地址。

爲了找老兵的墓地,劉德文曾經從山上滾下來,摔斷兩根肋骨,住院八天,然而一個月後出院,他又帶著14歲的兒子踏上旅程。

為節省時間,劉德文有時一次會背兩位、三位老兵,住最低檔的賓館,甚至睡過屋檐下,睡過車站,也睡過酒店大堂。大陸南北氣候差異很大,有時前半月還在東北,後半月就去了廣東,從臺灣來的劉德文沒有禦寒的衣物,回臺後能病好幾天。

image.png

幾乎所有的差旅費用,甚至包括骨灰罈和墓地,都由劉德文自己承擔,因為相當一部分老兵家屬都是貧困家庭。對此,堅持了十幾年的劉德文有自己的信仰:「歡喜做,甘願受」。

有一次,劉德文接到一位籍貫是四川綿陽北川的老兵,送到當地卻沒能找到老兵母親的墓地,因為2008年的汶川地震引發了劇烈的地貌變動,墓址無存。劉德文出錢3萬,在當地置辦了一塊墓地,付了20年的管理費,將老兵下葬。

在四川,劉德文還見到了汶川博物館館長、致力於收集抗戰文物的樊建川。前者是「國軍」中尉排長,後者是解放軍上尉連長,兩人互相敬了一個禮。

16年過去,這個兩鬢露白,年過半百的漢子已經去過大陸二十多個省份,去得最多的是山東,其次是江蘇、四川、山西。

自開放探親40多年後,在臺老兵逐漸凋零。自21世紀之初至今,劉德文所服務的社羣,老兵人數從1800人驟降到了50多人,而且以90歲以上居多,獨身住宿舍。

一開始是社羣的老兵來委託,經媒體報道出去之後,就開始有大陸人來信,求助他尋找親戚。

image.png

03

2017年,李榮華的家人聯絡上了劉德文,能給到的所有資訊,就只有「李榮華」三個字,而臺灣光是叫「李榮華」的老兵,就有100多個。

劉德文像之前歷次尋親一樣,走訪臺灣的寺廟、土葬區、靈骨塔,覈對一個個家屬已記憶模糊的地址、祖籍、職務甚至姓名。每次尋人,他都不得不重複這樣的過程,連遠在臺北管理戶籍的公務員都記住了他的臉。

有一次,劉德文尋找一位山東籍的老兵,大陸來了老兵的孫子幫忙。望著眼前雜草叢生的亂墳崗,老兵孫子失去了信心,「里長別找了,看來我爺爺註定要待在臺灣」。

劉德文不肯,「我都沒有放棄,你為什麼要放棄?」

一個月後,老兵的墳找著了。

這次,為幫助李榮華回家,劉德文一共6次往返於臺北和高雄。終於在臺北的軍人公墓,找到了李榮華的墓碑,「比中了大獎還高興」。

公墓位於臺北郊外的一座山頂上,葬著大批有名有姓的「國軍將士」,墓穴修得堅固異常。劉德文自掏腰包,請了臺北熟練的師傅,開墓起棺,火化取灰。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不願多次惠顧喪葬用品店,但劉德文是個例外。買骨灰罐的老闆看到劉德文又來,好心建議他買個便宜的材質,畢竟往後還要繼續行善。但劉德文還是拿出3萬新臺幣,選了漢白玉的那款。

劉德文知道,這些「國軍」老兵大多是農村出身,雖然被臺灣當局冠以「榮民」的稱號,其實很多隻有微薄的積蓄。他把送老兵返鄉視作積德,並不求回報,「心作良田百世耕」。

家人一度不理解為何劉德文總要往大陸跑,還總是自己掏錢,搞得家庭生活有些拮据。還在上學的兒子問媽媽,爸爸是不是在大陸有了別的女人——多年後,劉德文的妻子笑著回憶這些細節。而劉德文字省籍的父母知情後,二話不說塞給兒子20萬貼補家用。

「長者」入壇後,劉德文給它包上紅色的綢布,裝進紅色的書包,書包要背在身前,寓意「長者先行」;飛機上要多買一個座位,「不能把長輩當成一件行李」;長途旅行要訂旅館的雙人標間,「讓老人家睡得安穩」。

機場安檢人員已經認識劉德文,揮手放行。

在南京機場,劉德文一出來就被家屬們環繞在中央。他捧出罈子,交給泣不成聲的李榮華大妹,李榮華的大妹一度要下跪,被劉德文迅速扶住。家屬們哭成一片,反覆鞠躬致謝,劉德文反過來安慰家屬節哀,「回家是一種喜事,大家都要開開心心的」。

穩定好家屬情緒,劉德文俯身拍拍罐身,好像在拍一位旅途中睡著的老人家的肩膀,輕喚李榮華的名字:

「李伯伯,我們回家咯。」


底部导航

關註微信公眾號

台陸通APP下載

400-800-1969

周一至周五(8:30-17:45)

2019-2024 dalutone.cn 版权所有 ICP证:闽B2-2019900991 
 


陸通LINE@生活圈

seo seo